本文作者:小旺

国内重大地铁事故,国内重大地铁事故案例

小旺 04-13 14
国内重大地铁事故,国内重大地铁事故案例摘要: 地铁上手机声音不得外放!因为声音外放,都引起过哪些事故?2022年7月10日韩国首尔中央地铁是不是出事故了?国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如何分级?接连出现伤亡事故!芜湖两条轨道交通...
  1. 地铁上手机声音不得外放!因为声音外放,都引起过哪些事故?
  2. 2022年7月10日韩国首尔中央地铁是不是出事故了?
  3. 国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如何分级?
  4. 接连出现伤亡事故!芜湖两条轨道交通线被责令全线停工整改, 你怎么看?
  5. 今天青岛地铁一号线发生坍塌事故,有人怀疑过程质量,你怎么看?

地铁手机声音不得外放!因为声音外放,都引起过哪些事故

如今都是手机***在手,属于网络的时代,甚至有的人乘地铁的时候也在看手机。然而,很多人在看手机的时候,却没有注意声音的播放,有些人选择直接外放,没有戴耳机。那么,乘地铁应不应该音量外放呢?这又带来过哪些后果呢?

形成车内噪音

如果是在乘地铁的时候,有人把音量加到最大,然后选择音量外放播放视频的话,会形成很大的噪音。而且这还会影响有的人休息,毕竟现在很多人会选择乘地铁上下班,也想在乘地铁的时候放松一下,安安心心地休息一会儿,更不想被很大的噪音吵闹到。所以建议在乘地铁的时候就不要选择音量外放了。

容易引发争执

就拿前段时间发生在列车上的一件事情来说吧,一女子因为乘地铁的时候播放***,把音量调到最大,然后选择外放,结果有的人看不下去了,那位女子被打爆了眼球。这其实很不值得,因为地铁本来就是公共场所,我们都要做到有素质,有道德,不能打扰别人。如果想听音乐或者看***的话,最好是戴上耳机,不要去吵闹别人而引发不必要的争执。

打扰他人休息

所以,如果***都在列车上选择音量外放的话,那可能世界就不太平了,因为那没有法则,没有规则。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,所以现在很多的列车上都规定电子设备不能外放音量,以免产生不必要的伤害。其实也是这样的情况,很多人都会想要安安心心地乘车,不想听到乱七八糟的声音。所以如果真的想要看***听音乐的话,请您带上耳机。

总的来说,我们应该做一个有素质、有道德的人。不要在公共场所做违反规定的事情,以免发生意外。

2022年7月10日韩国首尔中央地铁是不是出事故了?

2022年7月10日韩国中央地铁发生了追尾事故。当地时间11日上午10点43分,首尔地铁4号线上溪站发生列车追尾事故,导致芦原到塘沽方向列车全面停运

首尔交通公社方面称,从目前暂时了解到的情况来看,事故是由于信号器故障导致的。当时,因信号器发生故障,一列载有80多名乘客的地铁列车停靠在上溪站,被之后的列车追尾,截至目前没有人员在事故中受伤。

国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如何分级?

(1)特别重大运营突发***:造成30人以上死亡,或者100人以上重伤,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。

  (2)重大运营突发***: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,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,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,或者连续中断行车24小时以上的。

  (3)较大运营突发***: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,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,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,或者连续中断行车6小时以上24小时以下的。

  (4)一般运营突发***:造成3人以下死亡,或者10人以下重伤,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,或者连续中断行车2小时以上6小时以下的。

接连出现伤亡事故!芜湖两条轨道交通线被责令全线停工整改, 你怎么看?

个人觉得三线城市还是暂时不建轨道交通为好!二线城市靠后的也不要急着上马!这是耗财耗力的工程!关键建了有没有那么多人坐?要不要财政补贴?补贴多少??好多城市土地财政占了不小的比例!

今天青岛地铁一号线发生坍塌事故,有人怀疑过程质量,你怎么看?

多事之秋的青岛地铁,前些日子刚刚被施工方***式举报的事情搞的焦头烂额,尾巴还没收干净,紧接着在7月4日上午9点又发生了地铁塌陷事故,造成一人失联。加上此次事故,这已经是青岛地铁集团两年来的第五次事故,死亡人数达到了7人,其中最严重的一次当属2019年5月27日发生在崂山沙子口的地铁塌陷事故,造成5人死亡。

在随后的情况通报中,青岛地铁称,7月4日的地铁塌陷和施工无关,是因为地质因素造成的。与此同时,青岛地铁下发通知,全线停工整顿。但是地质这个原因,似乎并不为人们所接受,尤其是在举报***曝光之后,人们已经完全不再相信青岛地铁。如果是地质问题,那么当初的勘测是怎么做的呢?为什么没有提前做好地质灾害的提前预判呢?现在出事了,把地质问题搬出来,人们不相信也很正常,毕竟你们做的实在难以让人放心。

两年五次事故,死亡七人。这对于一个工程而言,已经不是偶然性问题了,如果说出现第一次,那么也算正常,毕竟是一个充满了未知因素的大工程,但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这样那样事故呢?五次事故,你们再找客观因素好像说不过去了吧,怎么着也得从主观上查一查了。

更让人担忧的是,五次事故分布在不同的三条地铁线路,这足以说明质量已经不是某一条线路的局部问题了,而是一个普遍性现象,那么青岛地铁的未来安全,谁来负责呢?继续无视下去吗?

国内重大地铁事故,国内重大地铁事故案例

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
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huoshanquanle.com/post/15170.html发布于 04-13

阅读
分享